

2025-09-03
跨越边界的印记——意大利版画艺术展
——崔光武
版画,这门凝聚着时间与技艺的艺术形式,始终是文明对话的无声见证者。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中,它既延续着古老的工艺传统,又不断突破媒介的边界,成为思想交流的独特载体。本次展览呈现的二十多位意大利版画艺术家,以各自鲜明的艺术语言,共同编织了一幅跨越时空与文化的精神图景。
从玛丽娜·宾德拉(Marina Bindella)以木刻(油毡)、亚麻油毡等技法对宇宙秩序进行的几何诠释,到艾多·雅尼奇(Edo Janich)在铜版上重现的威尼斯与罗马风光中的诗意;从帕特里齐奥·迪·修罗(Patrizio Di Sciullo)以铜版蚀刻与刀刻对生命形态的深刻解构,到法蒂赫·米卡(Fatih Mika)以凹版腐蚀制版技法探索海洋意象的个人化表达——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意大利版画艺术的多元面貌,更揭示了创作者对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艺术家的实践在技法与主题上各有突破:利宝里奥·库里奥(Liborio Curione)将胶合板、金刚砂等综合材料融入版画,让大地与天空的力量在作品中交织;保罗·劳迪萨(Paolo Laudisa)以综合材料探索《飞鱼》《砂轮》等主题,拓展了版画的材质边界;安德烈·格朗齐(Andrea Granchi)通过套色石版画呈现《意大利风光》,用色彩与光影构建地域记忆。而琪亚拉·乔尔杰蒂(Chiara Giorgetti)以蚀刻与石版画捕捉《追忆》中的光影流动,朱莉安娜·斯图里诺(Giuliana Storino)在《植物原型》中探索蚀刻与胶带材料的结合,都为我们理解版画艺术提供了丰富视角。
本次展览既是对意大利版画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关于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深度对话。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技艺如何成为思想的延伸,传统如何激发创新,而个人的艺术探索又如何回应着普遍的人类关切。尤为珍贵的是,这些承载着意大利人文印记的版画来到新疆,为这片多元文化共生的土地带来了跨越山海的艺术对话。新疆作为中国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沃土,历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纳不同文明的养分,而意大利版画中蕴含的艺术传统与创新精神,恰与这种文化特质形成了奇妙的共鸣。此次展览的举办,既是意大利艺术魅力在新疆的生动呈现,也是中国与意大利文化交流在地域层面的具体延伸,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能透过版画这一共同的艺术语言,增进理解、分享智慧,在互鉴中丰富彼此的文化视野,共同书写文明对话的温暖篇章。
展览现场
部分展品欣赏
《宫殿》/ 铜版画 / 35cm×50cm / 1975年
Edo Janich 艾多·雅尼奇
《小创意的诞生》 / 套色石版画 / 50cm×70cm / 2000年
Andrea Granchi 安德烈·格朗齐
《罗马》 / 综合材料、版画 / 70cm×100cm / 2022年
Paolo Laudisa 保罗·劳迪萨
《深处的光》 / 木刻(油毡)版画 / 82cm×60cm / 1997年
Marina Bindella 玛丽娜·宾德拉
《生命II》 / 铜版蚀刻、雕刻版画 / 100cm×70cm / 2018年
Patrizio Di Sciullo 帕特里齐奥·迪·修洛
《威图多米斯》 / 铜板雕刻、锌版上条形蚀刻版画 / 56cm×75cm / 2015年
Mario Tomasello 马里奥·托马塞洛
《我想念大海》 / 凹版腐蚀制版、个人技法版画 / 65cm×120cm / 2010年
Fatih Mika 法蒂赫·米卡
责任编辑:艺术品拍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