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03
红色革命主题之旅——传承革命精神,筑我中华脊梁
--刘文嫡画笔下的胶东赤金与精神丰碑
从炮火轰隆的战争岁月到红色文明的教育基地,革命胶东大地,与近现代中国命运息息相关,是老一辈革命家倾心奋斗的光荣之所,黄金保卫战英雄精神的孕育之地;胶东——在中国红色历史中,是一个永恒的名字。
刘文嫡伏案十几年,以画笔为舟,渡历史长河。200余幅画作渐次诞生——它们是一部用色彩与线条铸就的史诗,记录着胶东军民在烽火岁月中护送43万两黄金奔赴延安的壮举。这些画作,是历史的回响,是精神的传承,更是一座亟待落成的红色丰碑的蓝图。
胶东黄金是中国抗战时期的后方银行,而胶东的党组织和人民沥血前行,历尽千难万险,抗战时期:为延安输送了43万两。为危难的革命圣地,注入生命血脉,绽放黎明曙光。
一、十年心血:以艺术刻录历史的重量
刘文嫡的创作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她翻阅泛黄的史料、走访亲历者后代、踏遍胶东的山川旧道,将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碎片重新拼合。画作中,每一笔浓墨重彩都是对革命信念的凝视:矿工在敌人封锁下暗掘金矿的坚韧,民兵穿越封锁线时紧绷的神经,护送队伍在风雪夜中无声行进的决绝……她以艺术家的敏感与史学家的严谨,还原了那段“最后一克黄金必交党中央”的赤诚。这些画作,是胶东军民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亦是刘文嫡用十几年光阴淬炼的家国情怀。
抗战初期,军费物质紧缺。为了筹集抗战经费,胶东特委在招远县成立了采金委员会,他们秘密潜鬼子霸占的金矿,虎口夺金,智战玲珑山,穿越封锁线,与日本侵略者和日伪军展开了一场掠夺与反掠夺的斗争,许多烈士前仆后继为反掠夺和护送黄金而英勇献身,用鲜血和生命支撑起中共抗日经费的半壁江山。
二、43万两黄金:胶东军民的生死征程
画作分为三部,层层递进,如同史诗的篇章:
一 、《战火大金脉》 描绘了黄金的源头——胶东军民在日伪夹击下开辟秘密金矿、智取矿脉的惊险历程。画中的人物眼神灼灼,手中镐斧既是工具亦是武器,暗喻“黄金生于战火,忠魂铸于危难”。
二、《黄金保卫战英雄谱》聚焦那些无名英雄:有农妇将金锭藏于发髻闯过关卡,有少年伪装成乞丐传递情报,有战士以血肉之躯抵挡追兵……刘文嫡以肖像式的刻画,让英雄从历史幕后走向永恒
三、《血染的黄金》 则是最悲壮的篇章——发生在胶东招远大地上的几大夺金战役、刻画了英雄及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画中黄金染血,赤色如霞,象征信仰高于生命
战火大金脉 (共三部分)
(一)战火大金脉 赤胆筑忠魂
1. 金脉狼烟 (画组)
日军大肆掠夺黄金的真实写照
日军在金矿区实施法西斯统治,实行“以华治华”政策,在矿区周围农村,建立伪政权。
日军单从玲珑矿掠夺了多少黄金。本作品中都有答案!
2. 战火金脉 (画组二)
胶东军民秘密筹集黄金,送往延安,为支援抗战许多英雄的胶东儿女,出生入死,前仆后继,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但在秘密的历史条件下,连个名字也没留下,成为尘封人间的无名英雄。
胶东军民以对党对祖国热爱的革命信念,他们和敌人斗智斗勇,智取黄金,睿智果敢,浴血奋战,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从抗战到解放战争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为党筹金舍身忘死、赤胆忠诚;从胶东到鲁南直至党中央漫长的征途上,为党送金历尽艰险、无怨无悔。用“43万余两黄金没有短缺半两,上交党中央”的动人壮举,诠释了胶东军民的崇高情怀,谱写了胶东革命的壮丽乐章。
3. 赤胆忠魂 (画组三)
赤胆忠魂描写刻画了集体和个人的力量黄金保卫战的英雄事迹。玲珑采金局、玲珑武工队、敌工站等组织,组织金矿工人开展反掠夺的战斗事迹。
如雁鸣渡之战:一支二十余人的送金小分队,每人携带四、五十两黄金,夜行晓宿,长途跋涉,由鲁经冀入晋,到达山西境内汾河流域一个叫雁鸣渡的河畔时,与日军突然遭遇,共立誓言:“人金共存亡,宁丢性命,不丢黄金”。将队伍一分为二,一半渡河送金,一半阻击掩护,结果黄金送达延安,但阻击人员全部牺牲。
(二)黄金保卫战英雄谱
黄金保卫战不同的英雄及烈士形象
刘少奇、曹慢之、陈飞龙、陈文其、郭锐、黄冠亭、贾若瑜、江天真、姜选、刘儒英、吕品三、苏继光、王德安、王德昌、王一民、尹学武、石德美、于得水、赵书策、郑耀南、周光等等近30位英雄及烈士
(三)血染的黄金
一. 发生在胶东招远大地上的几大夺金战役
灵山战役 画心尺寸:180 x 97cm.
槐树庄战役 画心尺寸:180 x 97cm.
5-烽火玲珑山
二 血染的黄金故事组 60幅(画组)
描写刻画了英雄及先烈们的英雄事迹
共近百幅作品
黄金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的血脉之源,是整个后方经济的银根之源…观红色题材的画展,拉开历史的序幕……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镜头回放到战火硝烟的胶东半岛——,用自己的去看看历史的厚度,用亲身的体验去寻访革命的精神。
红色展馆---展览
四、红色展馆:让历史走进未来的呼唤
刘文嫡的创作从未止步于艺术表达。她以画为蓝图,构想了一座800-1000平米的现代化红色展馆:这里不仅是画作的陈列空间,更是一场沉浸式的历史体验。观众可步入“矿洞隧道”感受黑暗中的摸索,可在“护送征途”场景中聆听风雪呼啸,可通过互动屏幕与英雄“对话”。
这座展馆,将是胶东革命精神的立体化诠释——它以画为媒,以科技为翼,让革命教育从书本走向场景,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共鸣。正如刘文嫡所言:“我们要让新一代踏着先辈的足迹,在身临其境中读懂何为信仰。”
五、从画布到大地,金色血脉永续
刘文嫡的画作与展馆构想,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亦是一次对未来的郑重托付。43万两黄金送延安的征程,是胶东军民用生命铺就的忠诚之路;而这座尚未落成的展馆,将是这条路上永不熄灭的灯塔。它等待着一砖一瓦的建成,等待着一代又一代人于此聆听历史的铮铮铁音,让赤金的故事与精神,在新时代继续流淌、生生不息。
作者最大的理想:期待红色展馆早日落地.....
责任编辑:艺术品拍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