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9
《吕俊成:以笔墨绘就吉祥,用丹青传递美好》
中国当代国画协会秘书长兼副主席
中国当代名家出版社艺术总监
中国徽派艺术研究院院长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当代国画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吕俊成先生的柿子画作与葫芦画作以其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国画的独特魅力,更通过柿子与葫芦所蕴含的美好寓意,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柿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 “事事如意”。那圆润饱满的外形,恰似生活中的圆满与顺遂;鲜艳明亮的色泽,寓意着日子的红火与兴旺。而葫芦,谐音 “福禄” ,代表着福气与禄运。它多籽的特征,又有子孙繁多、绵延不绝之意。吕俊成先生选择这两种题材进行创作,无疑是将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融入笔端,借由画作传递出对观者最真挚的祝福。
从国画专业角度看,吕俊成先生在柿子画作中,对墨色的运用堪称一绝。他以浓淡相宜的墨色描绘柿叶,叶片的脉络与质感在墨韵的晕染下栩栩如生,既有墨色的厚重沉稳,又有笔触的灵动飘逸。而画中的柿子,采用了独特的 “没骨法” 。以饱含色彩的笔触直接点染,不勾勒轮廓,却将柿子的圆润形态与鲜亮色泽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彩从深红到橙黄的渐变过渡自然,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柿子的甜美多汁。在枝干的勾勒上,他运用书法用笔,线条刚劲有力又富有变化,或曲或直,或粗或细,生动地展现出柿树枝干的苍劲古朴,体现出 “书画同源” 的传统国画理念。
再观其葫芦画作,更是将国画的写意精神发挥到极致。画中的葫芦,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勾勒外形,寥寥数笔,却将葫芦的形态特征精准把握。在色彩运用上,以藤黄、赭石等色调相互交融,营造出葫芦成熟时的温润色泽。叶片的绘制则大胆运用泼墨与破墨之法,墨块在宣纸上自然晕化,形成丰富的层次与变化。有的地方墨色浓重,似有千钧之力;有的地方则轻盈淡逸,如薄纱笼罩。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巧妙地表现出叶片的正反、向背与卷曲之态。藤蔓的线条婉转流畅,如灵动的游蛇,在画面中自由穿梭,将葫芦与叶片串联起来,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韵律。
在构图方面,吕俊成先生的柿子与葫芦画作皆独具匠心。他摒弃了繁琐的堆砌,追求简洁而大气的布局。在柿子画作中,常常将柿子成簇地安排在画面的主要位置,形成视觉中心,再以枝叶和小鸟作为点缀,使画面疏密有致。小鸟或栖于枝头,或展翅欲飞,为静态的画面增添了灵动的气息,营造出一种 “鸟鸣山更幽” 的意境。而葫芦画作中,葫芦的大小、位置错落分布,有的垂挂于藤蔓之下,有的半掩于叶片之间,形成一种自然而和谐的节奏感。背景则多以留白处理,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观者的目光在画面中自由游走,于留白处感受到无尽的深远意境,仿佛置身于宁静的田园之中,感受着自然的美好与祥和。
吕俊成先生的这些画作,在传承国画传统技法与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他以当代人的视角重新诠释柿子与葫芦的题材,使古老的意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无论是在艺术展览现场,还是通过网络传播,这些作品都能引发观者的强烈共鸣。人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不仅能领略到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能从中感受到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情感上的共振,正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艺术品拍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