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拍卖资讯

红色印记—王乘作品欣赏

2025-09-23

周桃华華龍軒画馆制监



王 乘 艺术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贵州省中国画学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秘书长,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长城书画院常务理事,荣宝斋画院、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并被多家媒体报道,出版有《王乘山水画作品选》、《王乘写生作品集》、《二十一世纪具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王乘》、《王乘写意山水画集》、《林泉高致-王乘卷》等多本个人画集。



红色印记—册亨红军长征陈列馆200x200cm



红军洞200x200cm



青山颂200x240cm


笔墨铸魂 丘壑传情

品王乘的艺术人生与山水精神

◇文/ 宁 湘◇

在中国山水画的当代谱系中,王乘先生如一座雄厚的峰峦,既扎根于传统文脉的厚土,又向着现代审美的天际伸展。作为当代山水画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以笔墨为舟楫,以丘壑为心象,在艺术实践中构建了一座贯通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桥梁。我因缘与书画界名家刘健、石峰、周尊圣、旷小津、师恩钊等相识于北京海润美术馆开馆之时,读先生的画和文章时日久矣。其人如画,忠厚中见锋芒,谦和里藏锐气;其艺如诗,浑朴中透灵秀,严谨中显自由。



五指山记游200x240cm



梯田如镜200x240cm



红色印记—发哈村的清晨200x200cm


一、师承与积淀:从黔山秀水到北方家山的笔墨基因

王乘的艺术血脉中流淌着双重基因:一是家学渊源,其父王振中乃李可染先生入室弟子,以“苦学派”精神深耕黔山秀水五十余载,将北方山水的雄浑与南方的蓊郁熔铸一体;二是学院体系的锤炼,中国美院与贵州大学的笔墨研习以及四十余年的写生实践,为他奠定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根基。这种双重滋养,让他既能在《苗乡云起》中捕捉贵州山水的烟雨迷离,又能在《太行山高》中挥洒北方家山的雄强气魄,形成“南韵北骨”的独特风貌。



苗岭叠翠200x240cm



红色印记—鸭池河渡口200x200cm



春到水头寨200x240cm


二、实践与突破:写生为剑,个性为魂

王乘的艺术实践,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永恒修行。他每年春秋两季必携学生深入黔地苗乡、太行绝壁、江南水巷,以千余幅写生作品为证,将“师法自然”推向极致。靖边丹霞的苍茫、六车河峡谷的奇崛、娘娘山湿地的温润,皆在其笔下化为墨色交响。他主张“写生是笔墨与自然的博弈”,拒绝程式化的摹写,而是以“诗情画意”重构山水意象,如《发哈村的清晨》中,水墨设色交融,晨曦与炊烟共舞,既见宋画的静谧,又显当代的鲜活。

在理论层面,他提出“笔墨个性如同DNA”,强调艺术须“有感而发”。其作品《西泠印社》《娄山关》等,以干湿浓淡的微妙变化,将山石的肌理与历史的沉淀融为一体,既非单纯追求形式,亦非空洞的笔墨游戏,而是“形神兼备”的当代诠释。



又见乌江200x200cm



红色印记—白层古渡200x200cm



.红色印记—红军宿营地200x200cm


三、风格与价值:传统文脉的当代转译

王乘的山水世界,是“可游、可居、可品”的精神家园。他深谙李可染“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真谛,将宋元山水的意境与西方构成语言巧妙嫁接。观其《万峰林》系列,层峦叠嶂以几何块面分割,云雾缭绕处留白如诗,既见范宽的雄浑,又透塞尚的结构意识,传统文脉在此焕发新生。

市场亦印证其艺术价值。作为“70后国画名家”代表,其作品频繁亮相中国国家画院以及中国画学会等国家级专业机构的各项学术大展,更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机构收藏。近年来拍卖市场中,70后艺术家板块持续升温,王乘以其扎实的学术积淀与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新老藏家竞逐的焦点。2024年“中国嘉德秋拍”中,其《神舟半岛》以清新灵动的滨海意象,拍出百万级价位,预示其市场潜力正步入爆发期。



红色印记—太平关200x200cm



红色印记—安龙中央红军总部旧址200x200cm



红色印记—小花江200x200cm。


四、育人与传承:以师者之心点亮薪火

作为教育家,王乘的胸怀更显博大。他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研修班,不仅是技法传授的课堂,更是艺术精神的道场。在贵州娘娘山、太行绝壁、江南园林的写生途中,他以身示范,教导学生“以眼观物,以心造境”。弟子龚星宇、周斌、张雨等青年画家屡获全国美展奖项,印证其“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育人境界。


新闻资讯

责任编辑:艺术品拍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