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01
当抗日战胜利80周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位沾满泥土芬芳的画家正用调色刀刮出时代的强音。范大荣——这位来自盐城大地的农民艺术家,以《红日照金秋》里翻滚的麦浪为鼓点,用《丰收》中古铜色的脊梁作五线谱,将黄土地的深沉与油彩的炽热,谱写成献给祖国大地的视觉交响。
范大荣,1954年6月出生于江苏盐城农村,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山西省油画学会阳泉市油画分会副秘书长,这位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农民画家,用画笔描绘了中国农村的生动图景,其艺术历程堪称一段传奇。
范大荣的艺术之路始于对绘画的朴素热爱。1975年高中毕业后,他回乡务农,同时自学木工和油漆工艺,在家具上雕刻绘画图案。1979年,26岁的范大荣在徐州建筑工地偶遇艺术系学生写生,第一次接触到专业绘画,从此开启了"偷师学艺"的艰辛历程。他利用业余时间向艺术学生请教素描技法,甚至参加艺术学校考试,虽因准备不足未能录取,却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40岁那年,范大荣偶然看到油画挂历,被其色彩魅力深深吸引,从此正式踏上油画创作道路。
2006年,他在盐城市阜宁县美术馆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引起当地轰动,获得媒体广泛报道。此后,这位半路出家的农民画家逐渐在艺术界崭露头角,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走出国门,在法国卢浮宫、俄罗斯现代美术馆等国际艺术殿堂展出。
范大荣的油画作品以其鲜明的色彩表现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著称,艺术评论家认为其风格接近法国素朴主义大师卢梭。他的创作始终扎根于中国农村生活,擅长捕捉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感瞬间。
在题材选择上,范大荣聚焦三个主要方向:
1农村劳动场景:如《汗洒打谷场》《八月收获》等作品,生动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画面
2乡村生活纪实:《看电影》《古镇夜戏》等作品记录了农村的休闲娱乐生活
3自然与人文景观:《江南腊月》《大风车》展现了中国乡村特有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
艺术表现上,范大荣的作品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色彩运用大胆:采用高饱和度的原色对比,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构图朴实自然:多采用平视视角,去除透视变形,使画面更具亲和力
3细节刻画生动:对人物表情、劳动工具等细节的精准把握,赋予作品真实的生活质感
4情感表达真挚:每一笔触都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深厚感情和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范大荣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作品展览和获奖上,更在于他作为农民艺术家所取得的突破性地位。2018年,他成为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的首位农民油画家
2019年,其作品在俄罗斯莫斯科现代艺术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
2021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荣获"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2023年,作品《丰收》入选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联创联展并被收藏,成为其艺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
范大荣的艺术创作始终秉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他曾表示:"我像农民耕作土地一样耕耘自己的画布,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和老牛,夏夜村民们聚在一起听戏看电影...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劳动生活场景,是我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
这种扎根生活的创作态度,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范大荣的艺术之路也激励着无数怀揣艺术梦想的普通人。他的经历证明,艺术创作不需要高贵的出身或专业的训练,关键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正如他自己所说:"虽然从事经商,源于幼年时对绘画的爱好,心中一直藏着一份对艺术的向往
范大荣用画笔描绘了中国农村的壮美画卷,用色彩讴歌了劳动人民的伟大精神。从江苏盐城的田间地头到法国卢浮宫的艺术殿堂,这位农民画家用不懈的坚持和真挚的情感,在艺术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在抗日战胜利80周年这一主题下,范大荣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农村的壮美风貌,更通过艺术的形式,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灵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普通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创造力。
责任编辑:艺术品拍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