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拍卖资讯

寒 夫 文化复兴专题《四平“夕佳诗社”论》隆重发布 ‍ ‍

2025-08-27




【 寒 夫 简 介 】
—————————
本人热爱艺术与学术。2013年哲学著作《艺术家眼中的马克思主义》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并于中央编译局举行“寒夫学术研讨会”;2010年美学著作《寒夫艺术论丛》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于人民大会堂举办“寒夫思想与学术成果研讨会”;2014年多体裁文学专著《寒夫赋黄州》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并审定为“当代文学经典”;2019年多体裁文学专著《寒夫赋南雄》由线装书局出版社出版并审定为“当代文学经典”。尚且2008年散文《滁州三秀》荣获“纪念欧阳修千年诞辰全国征稿”金奖、2019年《寒夫古体诗词·组诗》荣获《当代中国诗词大辞典》一等奖、2008年荣膺“迎奥运·全国书画大赛”金奖;2018年由全国政协《人民政协报》主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寒夫书画文主题艺术成果展”并于炎黄艺术馆举行“寒夫思想与学术成果研讨会”。同时,应邀为全国多地题写并摩崖石刻达三百多处。
此外,长篇反腐檄(论)文《与青州女车上论医道书》引起广大读者赞誉;长篇治国治世治乱思想学论文《毛泽东主义论》几年来让千千万万仁人志士叹为观止;励志成功学雄文“寒夫最新甄定版”《十大世界伟人》及《十大中国伟人》被誉为新时代“无产阶级标准型科普性论文”;国医养生学论文《长寿歌》及《“药王” 天下》被广大读者称为“最富有现实主义学术高度的理论专著。”等等。
北京寒夫创作研究室
2025年8月18日雪雨轩



图为 吉林省四平市“夕佳诗社”新时代部分核心成员,于“四平战役纪念馆”前集体留影

【按语】
兹言开门见山,“文化复兴专题论文《四平‘夕佳诗社’论》”,开宗明义地将古人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之科学种树与“夕佳诗社”之科学治世鲜明而深刻地“对撞”在了一起。显然,其凸显出了一个极其严肃之社会命题——“种树”必遵循其自然管理之道;然则,“治理”社会何以就不研究其科学治理之道乎???回答是必然的!
“夕佳诗社”由最初七八位“先驱”,发展到后来数百人之煦煦文化社团:它们无需财政经费,却创建了一个大善大美之文化艺术社团;它们无需一位官方领导人,却休戚与共地构筑成了一个相敬如宾之创作组织;它们无需任何机构监督,居然十五年里孜孜以求地玉成了“近万首诗篇”;它们无需任何政令,居然实现了退休人“夕阳时段”由高度自觉达到高度自治之大和社会局面尔尔。此——“夕佳人”之精神领地,不仅堪为当代“教科书”级之“三治”(治国治世治乱)蓝本,尚应作为天下由混乱走向社会安定、一盘散沙走向团结友善、物欲横流走向理性治理之国民参照体!!!此乃《四平“夕佳诗社”论》之关键所在。正如《周易》所云: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里是说,客观世界之一切事物,但凡通过改造和革新就有了前进之发展方向,进而在“把握发展方向”的同时再遵循其发展规律,然则,天下就有了畅通无阻之存系环境;正是在此“畅通无阻”之自然“环境”里,才能发现万物周而复始及此消彼长之永恒性。此与马克思“事物之发展与运动,不在其外在之表象性,而在其内在之矛盾性。”之真理学说完全吻合。亦即,设若遵循“夕佳诗社”这一“治理范式”,想必,天下何以不率土太和、河清海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乎也?!当然,迄今为止,天下如此浑浊,诸如亲人不相认、手足如猎斗、邻里似仇敌、坑蒙拐骗偷、衙蠹兽猖獗、朝野悖逆理尔尔。此乃《四平“夕佳诗社”论》所问当下上层建筑应回答之“命题”耳!
尔乃,论此文之创作技巧,其为文有三:首先,作品里的第一人称“我”,即是笔者(我),故,此论文亦然堪为纪实体论文;此种行文方式,更接地气地将此次“文化考察”与天下读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使作品富有超常艺术感染力。二是,行文里,笔者尽量作到宜论宜叙,叙论交错;一顿一扬,起伏交织;古为今用,典以文使。是故,《四平“夕佳诗社”论》遽成为了一篇不可多得之开论文于首创之“格局”先河!三是,作品遵循古人“赋、比、兴”之创作范式,譬如“老社长”在“甸上”向笔者提示“叶赫那拉氏276载”“兴衰荣辱”时所作的大段“赋”述,以增加天下读者对“叶赫那拉氏”以及普天下诸如此类情形之无限思考及人们自身改造。“比”,乃本文之核心比重:它深刻地激起人们对“夕佳诗社”由自发创立,到后来“十五年”玉成“近万首诗篇”之强烈对比,迫使天下人无不深感愧意!尤其是作品尾声,笔者道:
首度四平四天“文化考察”之蕰蕰回偭:生者当以年富力强去经营正能,首先昭彰本能齐家,而后是责任周济亲友,最后是厚德福祉苍生;“夕阳”季节当以“夕佳诗社”那块腜腜绿洲为本正焉;于觉醒之文化学养深处,修好契悟高洁时,别忘了去渥泽大汉天下;可千万别成了那荼毒人世间之腌臜撮壤!!!
这里强烈在儆醒人们:对比“夕佳人”,斯该深知何为高洁与粪土、何谓君子和小人也欤!当然,笔者与夫人莉莎那段精彩之对话里,将使读者诸君产生难以磨灭之心灵震颤!再者,笔者于《四平“夕”阳红·编者论》里对史上那些“昏君烂辟”之有力饬论与批判,亦然大道之行,铿锵有力!至于“兴”,此文就更为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也。作为“文化复兴专题”,此文应该做到了尽其所能——不负皇天后土者也正焉!
今次发布,仅蕲读者诸君,多加郢政,笔者忝以感荷是也!



图为 “夕佳诗社”部分先驱,当年于“泉沟小院”旁创立了该“文学社团”组织。前排左一孙艳春(“夕佳诗社”原创者)、后排左二雪晶女士及编委与《曦佳诗词》指导老师刘长江、南新建等留影



图为 “夕佳诗社”部分核心成员于四平市“四平战役纪念馆”前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启动仪式,以助力中国民族之伟大复兴



图为 春秋时期齐鲁大地兴起之“稷下学社”社团之剪影



图为 东晋时期绍兴地区由王羲之及孙绰等举行之“兰亭集序”文化盛典剪影。此乃当年“夕佳诗社”创立时先驱们心中的文化圣地。故诗曰:“古有稷下兰亭,今之夕佳诗社。曲水流觞绍兴,直抒吐哺北峩。”


四 平 “ 夕 佳 诗 社 ” 论

绪 论

幽哉悠哉之岁月里,国人由“疫情”【1】过后之六七年,惶惑之中遭遇到了一个错愕之历史拐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同样,我深察这一历史巨“变”,正日渐在改变国民打“改革开放”以来之存系样态及心灵动态。然而,在此时局下,我较多的还是必不可少地在思忖着“问道天下”【2】等课题。诚然,作为“问道”(追求真理学说,探索自然规律)者,首应注重的则是人们在有序无序中为自己既定之人生观所发出之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及由不同质变到量变之惸惸【3】奋进声!
于是,在繁花似锦之文化和境深处,我遽甚觉北国四平“夕佳诗社”这一群体,正处于“夕阳时段”之文化使者,无意中为我所大意媕娿【4】不得!该社社长孙艳春先生,本属四平市铁路房产段退休办主任;然,缘其创立“四平‘夕佳诗社’”,后陆续于《中国诗刊》《子曰》《中华诗词》《诗词月刊》《长白山诗词》及《四平诗词》等国家与地方专业刊物上发表其力作数十篇耳!此其一也!近六载之网微阅读及文学通信里,我渐渐感知这位如今八旬有余之老社长,不断每每创作出格律和美、词调斐然、主题鲜明且语境深邃之睒睒词章【5】。此其二也!光阴哒哒,岁月曶曶【6】;几载之流金岁月里,彝彝间【7】,我觉着艳春先生无论是 “党的生日”,还是“国庆盛典”,抑或“夕佳诗社”社员诗友尔尔,她均同大家在自己戏称“陋室”【8】里每每举行富含时代印迹和特殊记忆之联欢活动——以自己乐善好施之秉性让人们享受大家庭之乐!并以此假借诗、词、歌、赋一边解脱故往劳累成疾之沧桑之苦;一边激励那些正在觉醒之人们用尚好之文化知识一起讴歌如今大好之新时代。此其三也!以谦谦君子之德,引领众多老年诗友——去津濡大家煦煦【9】行进,且用耈老之光匒匌式【10】之理念把握和影响人们沇沇【11】受益之同时,如何持重“夕佳诗社”之创作方向——“以更高质量之文学艺术作品去服务劳苦大众!”以至于不忘人民之福祉供给与国家之艰难治理。此其四也!…
大凡基于此,本人遽决计为此立传《四平“夕佳诗社”论》正焉!!!既论之,遂踽踽【12】而放言也已!

逆 境 中 前 行

冥冥之中,当我着手创作此文之际,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13】似乎催使我触类旁通地感知四平“夕佳诗社”之创社特质与“种树郭橐驼”大有某种相同之社会属性。更何况,现实世界里的八旬有余之长辈,其不仅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4】。”之志,于区区陋室以“星火燎燃【15】”之势通过文化艺术提升人们对自身价值观之躄躄践行【16】——夕阳时段对人生高质量之冲刺;这由个体之人,到走向理性之人——高度纯洁之人性跨越,自然,其意义与“郭橐驼种树”相比,是否更有意义乎也???
自然,其意义乃超乎寻常也者!毋庸置疑,《种树郭橐驼传》深刻揭示了人们“种树”务必遵循其自然科学规律:即把握好种树的生长、土壤、水分、日照、养料、光合作用、病虫害与科学管理等环节;继而方可使其成为参天大树也欤!相反,设若,悖虣【17】郭橐驼种树之规律——违背其所需环节而一味追求望子成龙或拔苗助长之心理,遂然,其结果必然将大相径庭耳!矧乎【18】,四平“夕佳诗社”创立“十五周年”以来,它的存在,一方面在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之发展与繁荣尽情地锦上添花;一方面在假借“夕佳诗社”这个阵营——团结众多仁人志士创作出优美之诗词歌赋等艺术作品以及琴棋书画等绝门技艺,以极力丰富广大的四平人民地域文化赋能新时代之文化动能。此举,近之而论,为地方之社会安定与潜移默化地悉心守望着文化根脉;远之而论,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浇灌着潜在发力之精神内燃!此——何乎不高哉?何乎不壮哉?复又何乎不久哉???
然,并非一切成功之事都是那样一帆风顺、众心所向也。“‘夕佳诗社’十五周年盛典”之际之几天考察期间,我深谙“夕佳诗社”创立之初所遭遇邪恶势力之赘赘谗言;甚而至于狐疑【19】——那几位“夕佳诗社”先驱乃一群什么“法轮功分子【20】”之类矣!
那时,作为民办兴起“夕佳诗社”之萌芽状态,它们拟寻找一处空间——使诗友们有一处得以交流、互动、切磋与碰头创作之所——它们渴望拥有一处属于自己集体创写与探索之发展平台;它们还寄希望有一处同天下文友、同仁进行书面请教与艺术沟通和循序渐进之释放空间——哪怕是一个不算很大之所,但能融合大家携手同行并通过文学作品昭彰“夕佳诗社”社员“老有所为”以践行“人生第二个春天【21】”:在“学诗”里,丰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个体之宝贵性;在“找乐”里,加速体验文化知识对人生之不可替代性;在“交友”里,以休戚与共之心去凸显文化与觉醒融为一体之大美人性尔尔。遂然,它们一起用“君子不负昼夜【22】”之为伴随光阴荏苒——在文学艺术之海洋深处佻佻【23】而插上飞向远方之翅膀!乌踆兔走【24】,无异于使坚强之勇士由凤凰涅槃跨越到新生而振翅皇天后土之巅【25】耶!!!十五祚岁月痯痯【26】逝去,它们以老社长为灯塔:同心同德地一起以激情燃烧着“夕佳诗社”之人文远征【27】,且立于北国四平而面向大汉九州乾乾陟遐【28】也欤!遂而,“夕佳诗社”不负众望,缘泫泫裛裛【29】之艺术结晶赢得了省市委省府市府等领导及八方学者友人之嘉奖与赞誉。是故,正如箴言道:
一切机遇,总是属于那些时刻有准备的人。
固然,“夕佳诗社”发展迄今的几百名社员诗友及书画家,它们宛如夜空中的燚燚繁星:这群“夕阳”文化使者,它们忙完了家务,全然心连心地聚集在一起,要么,集体创作——讴歌伟大之祖国及伟大之时代;要么,闲时各自在家写创不同体裁之诗词作品——以应对市区文化活动或应急文化艺术传播及艺术交流;或许,干脆就孜孜以求地拿出精品出版印刷成作品集——以日母曦光般的能量洒向北国多地以及传播至祖国四面八方!矧乎,难怪《尚书》有言;言曰: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30】。
《尚书》这里是说,诗歌应彰显诗人的远大抱负,歌唱要体现歌者的语言力量;歌声要遵循“五声”之规范,其韵律就会顺着“六律”而和谐一体。此乃古人对“诗、歌、声、律”之深刻艺术折射。显然,作为现代人的“四平‘夕佳诗社’”诗友社员们,虽则,每篇(首)作品难以如愿《尚书》之内涵标准,然,这一文化群体,人们如此觉醒地不倚老卖老——将离退休后视为“生命第二个春天”;此,何以不令浑浑噩噩之当下时局里的枯槁众生们自辱与反省乎???尚且,笔者在几天之考察与探索里,深深契悟到一个道理:“夕佳诗社”这一醇厚之文化现象与其艺术成就,无疑是值得学习!值得彪炳!值得研究!值得传播!适如《尚书》有言昭示;言曰: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31】。
《尚书》这里是说:人在逆境中要有忍辱负重之心,日久天长就会获得成功;同时尚需具有宽容之德行,是故仁德才至于高尚洪亮。
此遽是天下人,日渐认识四平市“夕佳诗社”群体被人们广为接收大美之文化艺术与和美之人文禀赋也已!



图为 《种树郭橐驼传》作者唐·柳宗元,该作对古今政治史及人文史产生过积极影响



图为 “夕佳诗社”过往举办“诗歌朗诵会”背景剪影之一



图为 “夕佳诗社”往日举办之“迎十九大 走进新时代 诗歌心连心”之文学艺术活动剪影



图为 “夕佳诗社”往日举行“诗歌走进生活”之剪影



图为 “夕佳诗社”曾经举办“诗歌合家欢”之文化与交流活动剪影


 寓 古 今 之 中

《仲虺之诰》有曰: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若王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这里是说:能游学得师者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自诩了不起的人就会走向消亡!学与问兼施者易于获得丰盈之知识,而自以为是的人必然会走进死胡同。
诚然,这里昭示天下——谦逊之人就能到达远方;而沾沾自喜者就势必因懵懂而早于夭亡!可不是末?本人考察四平的那几天,被洋溢之文化艺术氛围沉浸于茅塞顿开之乐: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长者尽于七十岁以上,年逾八旬者亦然不少,九旬以上者——它们乐乐【32】乎携手年轻者以“诗社”为家,乐在其中;以写创为业,度耈老从容【33】;以文化为伴,发千里而陟遐;以精诚为至善,随夕阳而感煦煦【34】春风矣!……
尚且,笔者于考察期间,每每发现“夕佳诗社”诗友社员们,它们相敬如宾,过往友善,哑哑【35】有节,矎矎【36】而仪态大方;懿懿【37】乎,置人古代谦谦君子,百度醇和【38】;虽无“兰亭集序”【39】之盛极,然却今人尚美之泰和矣!其间,不止一次地有人对我说:
先生!……我乍到诗社,不苟言笑,每入其处,学问有余。继而创写感慨、熟稔文道;遂成诗词百十余篇(首)也!夫和乐致欢,或作市井文化交流、或居家茶瓯吟咏、或节假日诵度赋闲、或报刊披露头角、抑或街区文娱活动翼翼颂虞。总之,“夕佳诗社”虽非首都大舞台濡染五洲四海,但缘四平人之和乐文化声浪而大风扬扬者乎【40】!所以,有不少外地学家评曰:“夕佳诗社”不仅人人巨笔如椽,尚兼有《左传·襄公十六》之文学美意;其文曰: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岂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无远!
固然,这位女性诗人告诉笔者之语意大约有五:一是说其初怀揣着文学梦想到了“夕佳诗社”后,就几年之搰搰【41】笔耕继而获得了文学艺术上的进步;二是其融入“夕佳诗社”后随创作“大部队”一起以文学艺术共同服务四平人民;三是其饱受所益地同大家一样使自己的文学作品见诸报刊而发行至全国各地;四是一些外地学者评价“夕佳诗社”社员作品大都达到了“服务时代,净化心灵”等为文功能;五是说它们在创作时竭力遵循古人教化——语言是用来表达志向,文采是用来帮助语言服务以完成细节表达;若语言不清,又怎能得知作者在说什么呢?文章缺乏文采,自然就不会流传于后世。
上述之论断,乃笔者考察四平市“夕佳诗社”期间,那位富有成就感之女诗人吐露给笔者之所感所悟。俨然,她是在向笔者递交一份“夕佳诗社”成立以来之社会功能考评答卷也欤!诚然,笔者自都城北京乃至于天下列城【42】,半个多世纪以来之文化交流、艺术巡展、学术研讨及“问道天下”等人文风云际会尔尔,每遇社团机构不计其数也。然,惟“夕佳诗社”之社团风尚乃当今天下罕见稀缺也者!彝彝闲暇之余,笔者冷静细思:一个极其平凡之民间“文学社”,它——居然为笔者所动,想必,乃有其独到之内在元素耳;否则,其何以须昄昄【43】立传乎哉?自然,那是这个“文学社”群体饱含着非凡而又深入人心之处哩【44】!矧乎,《尚书·蔡仲之命》曰:
皇天无亲,惟惠是辅;民心无常,惟惠是怀。
《尚书》这里是说:上天无亲疏,它只帮助那些惠及天下的人;百姓没有固定的主人,它们只对那些恩泽者深表敬畏。古圣先贤为人类总结出了这般深邃而完美之存系圭臬【45】,是在儆醒【46】人们心向往之地崇尚心灵高洁之时,尚为后世指明了把握客观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7】”之科学真理。首先是告诫人们应擦亮耳目去辩证应对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其次是让人们明白谁是真正的恩人和小人之深刻道理!在笔者看来,“夕佳诗社”创办“十五年”迄今,这一群热血之文化使者,它们酷爱文学艺术与自我觉醒之驱动力及向心力——自然,全聚集于老社长及其自谓“陋室【48】”之烂漫世界耶!毋庸置疑,她俨然一块燧石【49】:鉴于年轻诗人“映日红”(杜武)处于年富力强及创作盛期,遽推选其继任新社长以更好地团结四平地区广大诗友,偕同文学创作,加速地域文化繁荣与交流。后深谙“映日红”父母体弱、村子事务繁重,自然难以适时与社内外诗友圈儿保持正常工作运转,遂同意其退任社长之职。尽管如此,她宛如母亲般的关怀其文学创作、孝敬双亲及村里日常工作等。——何团长,乃“夕佳诗社‘夕佳之声’”老年合唱团负责人。其不论大小节日,还是“夕佳”诗友喜庆活动等,他都以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责任感,带着几十人之“合唱团”每每保质保量地完成“夕佳人”之共同演唱任务:它们以“夕佳之声”去讴歌“诗社”全体同仁通过艺术服务地区内外之大和愿景!这支队伍,与当下社会那些污秽之“暴走团”及“鬼子舞”等相比,那简直是牛粪玷污了鲜花!!!此“合唱团”所到之处,首先要考虑的是涉及“不扰民问题”;而后是如何演好这场“服务大众”之高水准节目——以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表演”去征服那些“魑魅魍魉【50】”类的荼毒杂耍!笔者与老社长多年的往来信函里,斯让笔者深深感慨者有三:一、媭姐她从不敷衍相知相识之对方,那样就会丧失“夕佳诗社”之人文特质。她称:“夕佳诗社”人,是用“君子爱人之心”去与世人共处,从不小看任何一位结缘“夕佳人”的友人。二、每次收到笔者由京都寄去的文学、书画、评论、思想学、哲学、军事学及“问道天下”等多领域多学科刊物和报纸等,她当适时组织大家一起品鉴与分享;以契悟【51】四平及北京两地文化舞台和关于现代文明创造之持续性与方向性:一方面使“四平”之文化发展和艺术创作与北京常葆【52】同步前进之节奏感!三、她对笔者常年奋力治学、创作、游学及讲学等马不停蹄之“问道”前行,是故,每每提示道;她说:“君子怀梦,则匍匐【53】而行;此乃固然可贵,然,身体决定一切!你不可不深思也!”每每细思后,我方得其妙也欤!
一言以蔽之,在笔者探索至这一步,遂而有理由将媭姐【54】老社长之仁德、品行、语境及学识同《史记》【55】名句联在了一起;名句曰: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56】。
识此者,无不敬畏其社长艳春先生——寓古与今之古君子之风骨者也!!!

担 当 与 使 命

我得知刘晓东继任“夕佳诗社”新社长,这还是此次出席四平市进行“文化考察‘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期间的事。
社长刘晓东,其于四平市气象局供职。擅长诗词;我回京的前一天,“夕佳诗社”诗友知会我称刘社长:“每日必赋诗,夕佳四平知。暮煇当回首,千里㐂奔驰。”是说其对“夕佳诗社”之前景深怀“志在千里”之使命感。乍到四平的那天,黭然【57】,在我走出“四平火车站”正门时,他同其他十多位“夕佳诗社”同仁一齐等候在了这里。——它们以较长之横幅、鲜艳之色彩、媆媆之字体及醲醴【58】之语意等候我的到来!傍傍里【59】,大家在此横幅前作了留影后随即迈向了大马路之尽头。我们终于在四平市百年老字号“李连贵熏肉大饼”旅店前,与期许久矣之老社长——孙艳春先生及同仁们会晤了。
情不自禁中,我与媭姐老社长同样满含着热泪相拥在了一起!缘于多年之相识相知,此刻才互拜家门;源自多次之文化相约,居然今次方可握手把酒言欢!渫渫间【60】,我与她此刻甚感子曰“四海皆兄弟也【61】。”之阔盼况味矣!
时光乌踆兔走【62】,不觉之中到了晚间夜宴时分。“李连贵【63】”高级宴会厅似乎融入了一度华丽之夜宴盛典:高阔之宴会厅在霓裳般的灯光下那样庄严谐和而肃穆;富有中国特征之美味佳肴随着自动旋转盘而异样独特别致。在“夕佳诗社”部分参宴的负责人和诗人代表们之热烈掌声中,四平市党校原副校长谭继先生有与著名诗人于桂芹之二重艺术主持声中——向全体同仁概括地推荐了笔者之履历及前来出席“‘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之特殊意义。接着,在和美之主持声中,年近九十高龄之四平市原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老诗人、书画家古恩普先生对笔者作了精深之评荐。余音袅袅处,“夕佳诗社”之创立者孙艳春先生之总结和致辞——使此次“十五周年庆典”推向了主题高潮!……
翌日上午,我同“夕佳诗社”之艺术交流与学术分享会,仍在上述金色华美之殿堂里进行着。当全体文学艺术家同仁之掌声终了处,媭姐艳春先生这样向大家阐明了当年创社之初心秘语;她这样道:
……
2011年5月10日,是“夕佳人”极其难忘的日子。在“马兴仁将军”牺牲的土地上,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祖籍地,由八位老人凭着对古诗词的热爱,自愿地组织起了“夕佳诗社”。至此,在“英雄城”史上第一个人数最少、级别最低的“草根”文化群体诞生了。诗社本着“学诗、找乐、交友”六字方针:发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正能量,为回馈时代做贡献;也就是说“秋甫流芳标晚节,乐度桑梓笑夕阳。”……
笔者行文至此,人们不禁会细思静想:昔时那么低调、那么内敛、那么悄无声息地由“八位先驱”继而发展到几百人的地级市民间社会文化团体——其成就早经市委市政府及省委省政府等上级平台翘楚称道!此——何其不易乎?与此同时,人们透过老社长上述这段真正意义上的接地气之从容之徽徽延展【64】,不能不说这“八位先驱”乃何等之坚强、何等地富有责任感与使命感耶?!
接着,我的文化考察,遽随着它们既定之行程展开了实地体验。我们的首站就在“中国叶赫【65】”路段作了停留。看得出,大家出于和谐并体谅我乃首度造访,遂让我与老社长在马路的另一侧标志性景物——“中国叶赫”碑柱下作了留影;以记载笔者考察清·叶赫那拉氏【66】之有力见证!在“叶赫那拉城【67】”,我牵着媭姐的手,躞躞【68】地以苦行僧之心与其相谈;我竭尽全力地留心其与在场诗友们之互动及谈吐。……在那位高质量“导游”绘声绘色地诠释叶赫那拉氏几代清王之开疆拓土时,她抓住我的一只手——让我凑近导游,以便更清晰地听取难得一回的“中国叶赫”世家之此消彼长及兴衰更替!而当我向导游提及重点阐述一下有关“清·纳兰性德【69】”之人文内涵时,她心领神会地与我达到了一个空前之心灵默契——宛如令我难以信服老社长乃处于八旬开外之老君岁季!穆穆【70】里,我忖度她此刻同我一样将自己融合在了纳兰性德那皞皞【71】词调之意境之中也欤!我们随着“夕佳诗社”巡访团被融入在外来游客之队伍里。她同我自始至终手牵手地与大部队游人优哉游哉地结束一个个景点和人文核心景区。约莫两个多钟头后,随着大家之推荐,我们一齐到了堪为真正意义上之“叶赫那拉古城遗址【72】”。
须臾间,我们“夕佳诗社”巡访考察团车队,躄躄【73】而停。看得出,人们对媭姐之一般建议皆持绝对性认同!于是乎,观瞻、察看、眺望、凝思、回眸、观摩、探索、议论、拍摄与录像、沟通与商榷尔尔,涫涫间展开来了。欻然,她牵着我并提议大家一起来到一块莫大的名曰“叶赫那拉遗址”的石碑前。大家在此作了合影及多组双人留影。缘于上坡,我牵着她珊珊【74】而行。我们蹬上石碑附近甸上【75】风景台处:大家似乎喘着粗气在向我徐徐介绍伊昔【76】“叶赫那拉氏”于此之荣光和人类世纪大潮之不得已!尚有为我讲述曩昔【77】叶赫那拉氏政治集团与皇家摇篮之前世今生。矧乎【78】,时过境迁,这里一望无际,那视线之尽头,有一棵绿叶婆娑之大树茕茕【79】而立;四周尚有广袤繁蔚之圩野【80】,恍若它们是在甘愿捍卫这块上甸古道之守卫者!矗立我们眼前的那装点旧时四角铜钱状的草织北方民宿工艺品,放怫【81】在向来访者诉说着它们历经几百年政权更迭之沧桑感与不幸感!当我和老社长将目光移到左手西边的那幢畀庳【82】草木结构之三大间民宿时,媭姐居然这样告诉我道;她说:



图为 “夕佳诗社”曾于“四平博物馆”举办“诗歌服务大众”活动剪影



图为 “夕佳诗社”举办“携手社区”共庆“双七十”纪念日剪影



图为 “夕佳诗社”与前来指导之铁西区文联老师留影



图为 “夕佳诗社”举行域外“文学采风”活动剪影

  你看,老弟!这——就是那时“叶赫那拉氏”经蹉跎【83】几百年后而留下的唯一财产——三间茅房!可惜不?!因此,我们今人应不断惺惺【84】然而理性:财务够用就行,何以要那样身败名裂或粉身碎骨而成为金钱物质之奴隶也?权力不论大小,但凡能为正义和百姓所用,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85】。”矣!何以要花巨额买官逞能——一个不合乎“理义【86】”之官,你就是坐在衙门,不多久还是因为行为不轨而成为了罪官、贪官、堕官或庸官;请问,如此痈疽赃官对你的家人和天下人又有何益???尚且,再看看史上那些“官人家”:那些官人家属,因为有了靠山就那样欺弱霸强以至于最后悔之晚矣;先前,它们以为天下好像就是它们家里的,甚而至于,迫使一条街、一个村庄、一个市区等非言听计从不可;此乃何等封建官僚做派?——世袭罔替之罪乎也!设若,都来此看看“叶赫那拉氏”跨越大清276年兴衰荣辱之历史更替,然则,还有何必要去卖官鬻爵和拥座金山的末???再回头看看当下美国、乌克兰、英国、法国、叙利亚、印度、菲律宾、韩国、以色列、立陶宛及“柬泰之战”等,这些国家的头头脑脑不全然因为脑目昏聩、意识蒙昧、见识短浅,加之金钱第一、享乐至上而导致举国烽火、生灵涂炭的末???
不啻如此,在繁多的考察巡访之细节处,媭姐皆悄悄然提示我;她说:
现实世界总是美好的,但凡处处留心,自然会收获到你意想不到的答案。正如宋·夏之鼎【87】诗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是也!
事后之当晚,我俨然改变了对老社长之原有看法:敢情,她是这样一位道德双修、学问兼旟【88】之女性长者!识之乎不易者也!在那段她对“叶赫那拉氏”276载历史长河之深刻语境折射里,无非蕴含其三个思想定律:其一,她告诫人们应胸怀“道法自然【89】”之心,亦即以李聃【90】“自然法则”去衡量人世间之万事万物,切不可因一时名利而冲昏了头脑,继而招致大逆不道也身败名裂!其二,她在儆醒天下一切有权有势之官僚或职员,不可源自机缘命顺而肆意践踏民权、玷污政纪、窳腐朝纲【91】、纵容亲友、横行于乡野,结党与匪患,以至于百姓失信于庙堂道统【92】,最终因舙舙【93】然而上下操戈,狼烟四起!其三,身为大权在握者,不仅要以客观规律去治理天下,更要以古圣先贤曦曦睿智【94】推行国民健康而理性地发展民族大业;与此同时,当以眼下美国、乌克兰、英国、法国、叙利亚、印度、菲律宾、韩国、以色列、立陶宛及“柬泰之战”等为戒——以免于华夏伟大复兴遭遇搁浅。是故,大汉民族之洪绪复兴方可輷輷烈烈【95】——渐行渐远也欤!
此乃我由网微结识这位媭姐以来,且于此次一起考察、巡访四平诸景后,其留给我最为宝贵之思考和极其深邃之国民责任——其默默中这般肩负国人之存系意识和自我修为襟怀!诚然,亦为我平添了几分荣幸与信心!

文 学 与 社 会

回眸此次“‘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核心部分——翌日“学术交流分享会”之报告里,媭姐作了这样的报告;她称:
“十五年”之历史长河乃弹指一挥间,而“夕佳诗社”之创业路径却几经风雨,劈波斩浪,曲折漫长。诗社由最初之泉沟农家小院辗转过七个地方;最后在“仁兴社区”及地直社区领导关怀下,我们有了固定的家。“十五年”来,在铁西区文联诗词学会毕忠信会长、杨金香副会长、杜万尧秘书长的亲切关怀下,并在毕忠信会长及刘大辉两位老师的耐心讲解和诗友们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学会了“古体诗词”的各种写作技巧。正如唐·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之砥砺意志。目前,我们共创作出了近万首(篇)歌颂党、讴歌伟大时代及赞美美好家园的诗词作品。它们分别发表于国家和省市专业诗词学会的《诗刊》上;四平市出版的《画说四平》及《四平百年诗人作品选》均入选了我们“夕佳诗社”诗人词人的作品。与此同时,我们还出版了两期《曦嘉诗词》;真可谓“苍龙日暮还西行,老树春深更著花。”【96】啊!从“夕佳诗社”的作品可以看出都充满着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97】。”之创研艺术氛围。
由此可见,在此朴实又典雅之报告里,她饱蘸深情地向与会者传递了一个鲜为人知之文化驱动力和社会承载力:首先,作为“十五年”奋勉耕耘之“夕佳”诗人们,它们不仅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98】。”之志在恪守文化“初心”不变的同时,竟为“夕佳诗社”共同创造了近万首(篇)诗词作品。此乃功不可没耶!其次,这些诗人之作品分别发表在全国省市诗词专刊上;它们已成为共和国当代文化殿堂中极其珍贵之艺术品被传载于后世!固然,在我考察“夕佳诗社”之当晚,我与媭姐通话的十分钟里,一种莫名之共性让我们再度以默诵声向伟大的毛主席进行了庄严而沉重之恻恻凭吊!彼时,她这样告诉我说:
我们今天能在如此大和环境里安逸地写作、吟咏、四下交流等,设若不是他老人家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奠定的和平基础,然则,今天我们有把握能分享这一洪大之人间福报吗?!
源自她这一感恩意识之开启,于是,翌日之“交流分享会”在论到我向“夕佳诗社”全体同仁作如下感怀阐述时,我这样道:
大家都是诗人、词人、作家和书画家——都是知识分子!我想,作为知识分子,当应将知识应用于当代之时代变革中去服务国民大众:以典雅之文学作品去洗涤人们灵魂深处之污垢;以科学感召力之精神食粮去激励人们奋发有为——以加速大汉民族之伟大复兴!因为是知识分子,我们没有理由不持重头脑清醒,尤其是面对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与民族文化之主旋律保持一致,切不可被那股西风东渐——金钱物质蓄意演变之时代浊流沆瀣一气;且彻底与那股“金钱浊流派”划清界限!正如毛泽东所云:“以利治天下,天下皆小人,天下则离心离德,一盘散沙。以德治天下,天下皆君子,天下则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世界人民大团结!”因此,我们之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人们喜闻乐见之文学读物,更重要的是承载人类社会之正确引领——“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认识工具!是故,人类文化知识及文学艺术作品,随着时代不断衍进遽富含其独特之科学性与社会性!这需引起我们知识分子之高度注意!!!
在大家络绎不绝之掌声后,诗人词人们随我认真的观瞻了“‘夕佳诗社’十五年成果图片展”。
谈及“文化与社会”,由此论之,我跨越了半个世界之文化与社会之全面而深刻之理论与实践;实言之,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一处民间“文学社团”让笔者我这般刻骨铭心地为之感佩:“夕佳诗社”它们先是“学诗”,继而是从中“找乐”,接着是老有所为煦濡和睦【99】地“交友”——以看淡荣辱红尘而结伴同行也!!!曶曶间【100】,“十五年”弊弊【101】远征,终于以“近万首诗篇”文学作品被承载了下来;显然,它们伎伎【102】而成为了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创造之一个组成部分!正因为它们这一色彩斑斓之创造性群体,才令我在向全人类推荐“《四平‘夕’阳红》长篇文学专题”时特作了《编者论》;论曰:
人类文明,乃显现于主观改造与客观发展之高度融合:则前者引领人类科学衍进;而后者则推动人类物质革命。
古往今来,那些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一味盲目开创新纪元,却不知总结“前人之事,后世之师”者,它们最终皆因拒绝文明而走向了覆亡。夏桀、帝辛、周幽王是这样,吴王夫差、楚怀王、末代皇帝溥仪是这样,崇祯、天王洪秀全及兽蒋【103】也是这样;不仅过去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然,只有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遵循“维新思变,行之广大;思而无邪,施以致远。【104】”这一科学治世定律,恪守避免离经叛道,才至于创造出不朽之人类伟业!



图为 “夕佳诗社”走进“地直社区”举行“文化服务大众”活动剪影



图为 “夕佳诗社”往日出版之“社团作品集”读物之一瞥



图为 “夕佳诗社”往日出版之“社团作品集”读物之一瞥



图为 寒夫题诗《七绝》(草书):长祚当歌津四平,大言犹乐漫夕佳。诗语芳菲压千河,辞章黼黻落万家!

这里所强调的是:无论社会怎样衍进,其必然首先要仰赖文明进行引领,而后才能有迹可循地迈向远方;正如东方文明由最初之甲骨文而衍进至今天所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最基本通用文字方式一样!此乃毋庸置疑。史上诸如夏桀、纣王、周幽王、吴王夫差、楚怀王、天王洪秀全及兽蒋【105】尔尔,“只顾埋头拉车”——不思先人得失而一味昏聩地将国民送到了万劫不复之深渊!这些千刀万剐之罪人,它们如此拒绝文明、拒绝古圣先贤、拒绝文化知识拒绝“维新思变”——缘于自己之蒙昧无知而导致天下大乱,却硬要叫喊九州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此——岂非野蛮与大逆不道哉???
鉴于此,四平市这群以“文学与社会”而肩负历史责任之“夕佳诗社”全体同仁,它们将一切闲暇时间投入文学创作:在创造之中感悟自身与社会之关系、假借文化知识去濡染众生、以觉醒和科学之文明态度潜移默化地津瀹人类伟业徐徐向前、用最朴实而又纯真之心灵去与人为善、虽则夕阳西下之生命岁季却仍不改童心地为人类社会收束好最后一站风景——通过文学作品在不断地丰富东方文明殿堂的同时,尚循序渐进地净化这块大地上生者之心灵!此——何其不美哉?何其不壮哉?复又何其不远哉???
此次考察间,我渐渐在契悟“夕佳人”“文化与社会”之深邃内涵:“夕佳诗社”支部书记王向东先生那天为大家布置了一项极有意义之活动:大家遵循其预备之一段颂辞以纪念“四战四平”之英烈;当人们随其口令准备时,遽异口同声地这样颂祇道:“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光大为四平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无疑,“夕佳诗社”人的整体社会意识,使四平地区之地缘文明迈向了更高之文化和境!与此同时,在我与曾任社长张云华女士进行语音采访时,她这样说:“虽则那时所限于我的身体,但我一直是在与‘夕佳诗社’合力前行。一个国家缺乏凝聚力,这个国家还能国富民强末?一个家庭丧失了孝悌忠信,这个家庭又怎能走向远方呢?同样,我们‘夕佳诗社’设若一盘散沙,然则,这个社团又何谈文化昌盛耶???”固然设想,诸如此类,天下之同仁们,“夕佳人”如此将生命个体、人文发展、社会衍进与国家前途和命运紧密地联在了一起——此,岂非“鸿鹄”不可远焉?“耕功”莫可大焉???是故,为镌刻“夕佳人”这一富有担当之民族风骨,笔者遽特意以“妙法齐天”之书法艺术语境馈赠给了该社——作为人文激励与砥砺前行!

天 下 “ 夕 阳 绿 ”

《周易》【106】曰: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07】。
其意思是说:人们观察天文气象,是为了遵循四季时序准时播种与收获;观察人文礼仪时,就应研究如何遵循传统礼尚继而教化天下人以休戚与共和睦相处。
源自四天来我对“夕佳诗社”之多重考察与思索,于是,上述《周易》箴言与“夕佳人”具有某种行为属性和社会功能。的确,“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在这里是说,“夕佳人”观察到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半个世纪——人类充分受益于物质利益及精神世界之涂炭与洗礼;然而,终归一句话,但凡是人,还必须回归到自然之道的好!是故,“十五年”“夕佳精神”之煦煦【108】延展,使它们大多忘却了自己年龄已跨越到“夕阳无限好”之美感记忆。在现实世界、在创作之灵感世界或在梦幻构思之想象世界,总之,它们是在一个全新精神领地为晚年之心灵乐园以文学艺术装点一束束君子兰;亦为四平繁花似锦之现代都市生活平添一缕缕冬去春来之朏朏【108】春光也欤!
遽于返京之高铁上,我大概构思好了关于拟于近期发布文化考察专题《四平“夕阳绿”》之初稿。不过,“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古训,我倒甚觉与“夕佳人”之精神内涵更为契合。因为,自昔时由媭姐【110】等创立这一民间社团迄今,虽则继任过多位年轻社长;然,人们无所不在地将其视作一座灯塔:诗社里的大小事务都向她征求意见、集体出席市民活动必先与她进行商榷、“‘夕佳之声’合唱团”每每登台演出节目单总要问一下老社长是否有何瑕疵尔尔。事不论大小、过往不计早晚、行事方式不拒快慢等,人们对其总是持重这般相敬如宾,俯仰和乐,洗耳恭听。当然,老社长对大家之亲善备至同样报以懇懇感怀【111】,薄礼贤下士耶!此于我考察“夕佳诗社”整体文化视觉里,让我洞悉到无限深处之人伦教化之一种错愕【112】感!多少回,我在冷静地思忖着——它们如此相处甚欢,互敬旦夕,有若陶潜《桃花源记【113】》里的大和大美;更有若《周易》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古之遗直正焉【114】!!!
作为观察者和“问道天下”之思想者也,我才至于在几年前之《四平“夕”阳红》之《按语》里这样写道;我说:
……
四平“夕佳诗社”,“夕”,乃夕阳西下也。然,“夕佳诗社”自创社迄今,老诗人们,匪以【115】二线年迈而蹉跎【116】岁季却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17】。”之为而攻读诗书;弗因赋闲在家【118】而苟且光阴却仍以左思造赋,不计余谗【119】续写生命“第二春!”他们或攻研词调以补缺离退休前之莫大憾事;或斠作【120】诗篇以平仄法度畅游各自烂漫之诗情想象世界;或勤于校酌唐诗宋词之乐感与律动;抑或以三五结伴而或数十成团——走出诗社,面向人民,和与百度【121】也取法于自然耳!尚且,诗社一以贯之地假借“古体诗”与“近体诗”为治学坐标、以毛泽东诗词为精神驱动、以“英雄城”【122】四平解放为笃行砥砺、以讴歌四平人民勤劳智慧包容创新为创作引擎、以庶黎和谐共处——彰显党之“十八大”以来四平人开拓进取携手大美家园之洪大愿景为“新时代”文艺创作使命也已。于是,其创作成就不仅撼动过北国大地,尚堪为大汉民族现代北方文学创作与繁荣之时代骐骥【123】也!其出版诗集多部,推出多类“诗会”若干次。2016年由吉林省委宣传部负责人莅临现场,市委宣传部主办“夕佳诗社清明诗会”为中国北部地区文化兴盛——融合党中央“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构建和谐社会”赢得了大好开局!自然,此善举离不开市委市府多年来之倾情引领与方向性把握。那次“诗会”,其间市委宣传部部长董明源声称:“在我市诗词界,始终有一股力量活跃在诗坛。多年来,它们笔耕不辍,为宣传四平的创新发展不懈创作,为四平的富强振兴赋诗讴歌。它——就是来自四平市仁兴社区的‘夕佳诗社’。‘夕佳诗社’成立于2011年5月10日。诗社成员来自社会各界:有离退休干部、新时期农民,还有社会的草根!诗社成立迄今,成员由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3人。他们创作出诗词1000余首;部分诗词作品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中华诗词》《诗词月刊》及省市各类诗词刊物上发表。……”。
由此可见,“夕佳诗社”这一群体之精神感召力,其早经风行于世也!鉴于“夕佳人”于北国穟穟【124】乎以民悦,黼黻兮【125】而远征;恍然间,我大以为这一文学阵营俨然我心灵与脑海深处之一方绚丽多姿之绿色花海也者!!!难道不是末?!于是乎,它——激起我结束四天文化考察回京后遽发表了题为《四平“夕阳绿”》【126】之长篇律诗专题,以写实与诗画融为一体之艺术表达形式首次披露了我对四平“夕佳诗社”之深刻思考与诗意再现!同样,我于《四平“夕阳绿”》之《按语》里作了寓意之阐明;我这样写道:
唐 · 李商隐诗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则道尽了人与自然之发展规律;然,于现实世界,仍逆袭此圭臬【127】者却大有人在矣!
……
不过,令人庆幸的是,笔者识得“北国”——四平“夕佳诗社”以来,遽以发现之目光恍若追星似的紧贴着这块繁蔚【128】之文学绿洲且躣躣【129】相随!矧乎【130】,并未泯灭笔者这颗尚美之心!敢情,乃四年前初秋的那次,笔者结束“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寒夫书画文主题艺术成果展”【131】后的一次名家唱雠【132】之余,夫人莉莎称:
“夕佳诗社”,远在北国,还能这样热爱传统文化——它们如此痴迷诗、词、歌、赋和书画艺术;实乃了不起!况且,还是从民间建树起来的文艺社团。
紧接着,笔者回曰:
“民间”的不好吗?当年的“稷下学社【133】”不是民间的吗?“兰亭集序【134】”不是民间的吗?“武王灭纣【135】”不是民间的吗?《共产党宣言【136】》马列主义【137】不同样是民间的吗?毛泽东主义【138】砸碎蒋家王朝不都是民间的吗???相反,所谓“体制内的”那些美帝国主义及其法西斯【139】走狗——它们又有哪一点是对的、是好的呢???哪一点不是罪恶的呢???……夫人说:“先生所言极是!!!”此后之岁月,夫人莉莎同笔者一样欣欣然以蕲“夕佳诗社”这块富有生命力之文化绿洲之裛裛【140】生辉!接着,这才有了“寒夫推荐北方文学专题《四平‘夕’阳红》”之隆重发布。
躞躞【141】之前行里,笔者每每发现“夕佳诗社”——它们不仅陆续推出了自己在诗、词、歌、赋及书画等门类之艺术成就,尚以花甲之际、耄耋【142】岁月、耈老【143】季节之馡馡【144】创作激情;感召地区、市区及省委省府领导们之穆穆【145】肯定与高度赞许!惬意的是,前不久,恰逢“夕佳诗社”迎来创社“十五周年庆典”之际,笔者应邀造访与考察了该社。短暂之四天巡访,让笔者与该社原创者艳春先生及其全体同仁结下了金兰知音!无疑,笔者在此学习、感知、互动、交流之和境中,最终得出了如下三大结论:其一是心治。作为八旬有余之“夕佳诗社”之开创者——孙艳春先生,原属四平市铁西区退休老干部——退休后,心向往之地拿起笔墨,并以诗词之创作激情循序渐进地感召着无数读者。诚然,其以“至圣孔子【146】”“文笔有用【147】”律动,躄躄中濡染着周围酷爱文学艺术之有志之士;遂然,发展成了一定规模之文学社团。继而,又以韩子“文以载道【148】”之心津濡社员们;使那些处于朦胧意识之文化觉醒者一起由入门过渡到创作,又由创作跨越至同仁交流——最终全然鸭子下水般地开始了文学远征!!!其二是身治。鉴于“夕佳诗社”有了活动空间、较为安恬之创写与放飞思绪之精神旗帜,社长艳春先生亲力亲为地同大家以文学艺术创作翊翊【149】共勉:其深谙遵循社员们之创作自由,以捍卫大家之人格尊严。矧乎,作为该社社员,务必恪守“文艺创作之核心价值观”——毛泽东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150】中指出:“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源动能!此乃“夕佳诗社”约身律己之行为曮晲【151】。其三是世治。在笔者与社长艳春先生之无数次交流中,令笔者欣慰的是:艳春先生如此以毛泽东他老人家之大和思想意识来把握四平市“夕佳诗社”之发展航向——因为她认为“人有了文化知识,就可以‘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就能化成谦谦君子。仅有‘谦谦君子’方可达到治世治国治乱之泰和目标!”这里,人们不难看出,媭姐社长创办四平“夕佳诗社”,不就是为了以实现 “亚圣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52】。”之使命感而为己任的末??!与此同时,老社长之所以创办四平“夕佳诗社”——无不在昭彰其大善大美之政治主张也欤!
一言以蔽之,此次笔者回京后,以此行之全面感知遂创作了题为《四平“夕阳”绿》之长篇律诗专题。其主旨,但愿天下读者诸君同笔者一样:在同一块“夕阳”绿洲里,将梦想化成仁德;用文学艺术羽化成甘露;以期更好地造福人类!!!——因为,四平“夕佳”绿洲乃哺育人类生命之希望!因为只有高扬天地之清音,方使百姓栖息以安宁!是故,长篇律诗专题《四平“夕阳”绿》末尾处这样写道;诗曰:
新尚难挫败,大风关不住【153】!



图为 “四平战役”牺牲之将领马仁兴将军之后来“夕佳诗社”探访时的合影



图为 “夕佳诗社”举行向“铁西区”教育局刘局长献书活动仪式



图为 2018年6月29日,四平市委书记韩福春接见铁西区诗词学会会长毕忠信时的留影



图为 2016年6月23日,吉林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地直社区”接见“夕佳诗社”支部书记王向东先生



图为 “‘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笔者应邀出席活动时观瞻了“夕佳诗社”之“成果图片展”

  然而,对比当下之浊世炎凉,设若,有人论及“何以拯救百度污浊乎?”不必说,“夕佳诗社”之以文化医治愚昧之人类——堪为扁鹊二王,生死由信也【154】——审慎当下(治国治世治乱之)“三治【155】”攸关也者!
首度四平四天“文化考察”之蕰蕰回偭【156】:生者当以年富力强去经营正能,首先昭彰本能齐家,而后是责任周济亲友,最后是厚德福祉苍生;“夕阳”季节当以“夕佳诗社”那块腜腜绿洲【157】为本正焉;于觉醒之文化学养深处,修好契悟高洁时,别忘了去渥泽【158】大汉天下;可千万别成了那荼毒人世间之腌臜撮壤【159】!!!
2025年7月28日雪雨轩 首稿
2025年8月18日雪雨轩 终稿
【注释】
————————
【1】疫情:此指2019年由美帝国主义及其法西斯恐怖主义国家和组织向中国及全人类传播的灭绝性的“美国新冠”病毒。此次导致全人类数千万人死亡。其罪恶滔天,天怒人怨。【2】问道天下:此乃笔者所追寻以古今中外大道学说治理世界的科学壮举。问道:追寻真理学说,探索科学规律。天下:泛指全人类。【3】惸惸(qiongqiong):孑然一身。【4】媕娿(ane):无主见。【5】睒睒(shanshan):闪烁、夺目。【6】曶曶(huhu):时间流逝。【7】彝彝:常常。【8】陋室:源自唐·刘禹锡《陋室铭》一文篇名。此指文中受访人孙艳春由唐人刘禹锡篇名引申为自己所隐居之简洁之起居与创写空间。【9】煦煦(xuxu):和悦而温暖。【10】耈老(goulao):泛指德行尚美的老年人。耈:耇。匍匐(pufu):喻指艰辛、困苦。通“匍伏”。【11】沇沇(yanyan):形容广而多。【12】踽踽(juju):独立而行。【13】《种树郭橐驼传》:笔者柳宗元作品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科学种树、科学育人和科学治世之深刻道理。这篇文章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其人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此乃设事明理之作,无需一定有原型。作品通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之现象而为之。彼时,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以至于民不聊生。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并到各地检查民事、军事、财政等工作;其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此文乃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等现象而针砭时弊的正能之作。作品看得出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之大义与先声!然,文化复兴长篇论文《四平“夕佳诗社”论》,开门见山地论及其与《种树郭橐驼传》相碰撞,乃为了凸显出今人“老社长孙艳春”虽入暮年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地在大北方默默地将文化知识“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崇高道德范式。【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源自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比喻有志向的人虽年老仍怀雄心壮志。曹操:155年 [1]—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丞相、权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魏王,曹魏政权奠基者。(略)。【15】星火燎燃:源自《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16】躄躄(bibi):行走缓慢。【17】悖虣(beibao):大逆不道。【18】矧乎(hsenhu):况且、何况。【19】狐疑:犹豫不决、怀疑。【20】法轮功分子:此指源自1992年当时社会上那些知识肤浅之人们深受反人类、反科学之邪教组织“法沦功”蛊惑者李洪志等人形成的一时反文明意之犯罪识浪潮。(略)。【21】人生第二个春天:概略地说人们在中年或晚年时期,经过前半生的奋斗和积累,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生活阶段——多指离退休之后。这个阶段往往伴随着心态的成熟、智慧的沉淀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总结。作为有志之士,此时才是放飞梦想,走向自我生命价值观之最佳时期。【22】君子不负昼夜:源自《论语·子罕》:“斯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3】佻佻(tiaotiao):孤行。【24】乌踆兔走(wuquntuzou):形容岁月消失。【25】皇天后土之巅:是说“夕佳人”通过文学艺术创作最终达到了超越世人之精神领地和开阔视野。皇天后土:此指人们对天地之敬畏。【26】痯痯(guanguan):疲倦、劳顿。【27】人文远征:是说这里的人们因为文学创作而使人类社会之长治久安有了健康之心灵支撑。【28】乾乾陟遐(zhixia):坚强而敬慎地向远方迈进。乾乾:坚强、敬慎。陟遐:远征。【29】泫泫裛裛(xuanxuanyiyi):形容露珠晶莹剔透且富含植物之芳香气息。泫泫:此指露珠晶莹剔透。裛裛:形容芳香四溢。【30】《尚书》:乃史上最早文学与史学融为一体之文献汇编,儒家“五经”之一。内容涵盖上古至春秋中期的政治文献,以“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记录历代君臣言论,其核心思想包括‘敬天保民’与德政观念。《尚书》原名《书》或《书经》,书名意为‘上古的史书’,传世文本定型于战国至秦代。其篇章最早由上古史官记录,春秋时期经孔子搜集整理作教材使用。秦“焚书”时,博士伏生将部分竹简藏于壁中,汉初仅存28篇,用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西汉中期起,陆续出现用先秦文字书写的‘古文尚书’,但东晋梅赜所献58篇《古文尚书》后被考证部分为伪作。《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内容以君臣对话、政令文告为主,如《尧典》记载禅让制度,《洪范》阐述治国大法,《盘庚》反映商王迁都决策等。‌‌(略)。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里是说,诗歌应彰显诗人的远大抱负,歌唱要体现歌者的语言力量;歌声要遵循“五声”之规范,其韵律就会顺着“六律”而和谐一体。【31】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人在逆境中要有忍辱负重之心,日久天长就会获得成功;同时尚需具有宽容之德行,是故仁德才至于高尚洪亮。【32】乐乐(luoluo):坚定。【33】耈老(goulao):有德行而又年长的老人。【34】煦煦(xuxu):和美而温暖。【35】哑哑:此指笑意。【36】矎矎(xuanxuan):绚烂而明亮。【37】懿懿:此指醇美。【38】百度醇和:此指客观世界和谐共处。百度:泛指客观世界之万事万物。源自最初出自《尚书·旅獒》:“百度惟贞,不役耳目;玩人丧德,玩物丧志。”【39】《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情愫,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序:通“叙”。(略)。【40】扬扬:形容广为流传。者乎:语词。【41】搰搰(huhu):用力。【42】列城:被列于国家行政区域的都市。【43】昄昄(banban):慎重而和善。通“反反”。【44】哩(li):通“呢、啊。”【45】圭臬(guinie):法度、原则、规矩。【46】儆醒(jingxing):警惕。通“警醒”。【47】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源自笔者《艺术家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关于马克思主义真理学说之综合概括。《艺术家眼中的马克思主义》: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出版第一次发行。作品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笔者作为思想家、观察家、学者、人文艺术家对现实世界所持重之人类学意识及其改在世界之政治主张。(略)。【48】陋室:同前。【49】燧石(suishi):源源发光的石头。这里喻指以精神品质激励和影响人类之仁人志士。【50】魑魅魍魉:这里泛指一切危害社会之“三俗”行为。【51】契悟:觉醒、觉悟。【52】常葆:持重、保持。【53】匍匐(pufu):同前。【54嬃姐(xujie):古时楚国对姐姐之称谓。【55】《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十四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与《汉书》、《东观汉记》并称“三史”,为唐代科举之常科,又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略)。【56】其言必信,其行必果:源其言必信,其行必果:源自 《史记·游侠列传》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描述游侠群体重诺守信、行事果断的处世本质。【57】黭然(yanran):突然。【58】媆媆(ruanruan):柔美。醲醴(nongli):喻指醇厚之人性美。【59】傍傍:繁忙急促。【60】渫渫(xiexie):泪流不止。【61】四海皆兄弟也:源自《论语·颜渊》子夏与司马牛的对话。原文为:"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借此强调,君子通过严谨自律、谦逊守礼,能赢得天下人的尊重,从而消除"无兄弟"之忧。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62】乌踆兔走:同前面。【63】李连贵:此指李连贵熏肉大饼的创始人。清光绪二十年间,李连贵为谋生从河北省滦县跑关东在梨树县落户,开设“兴盛厚”生肉铺,兼营熟肉、兰饼。为增进生意,细心研究东北人民喜食烤、烙、熏、炸制品的习惯,不断改进熟肉、兰饼制作工艺,在中医帮助下,李连贵将熏工艺中,添加十多味中药饮片,作为香料,初步形成熏肉大饼之营运规范。【64】徽徽:和美、安逸。【65】中国叶赫:即反应于中国东北地区大清几近300年间“叶赫那拉氏”之历史变迁。叶赫 ,意为太阳; 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位于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东南部,地处吉辽两省结合部。其历史可追溯至1573年,乃清初孝慈高皇后 ( 努尔哈赤 之妻)之出生地,亦是清末慈禧太后 、 隆裕皇后之祖籍。素有“三代皇后的故乡”之说。故被誉为“中国皇后之乡。”【66】叶赫那拉氏:本氏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氏族。叶赫那拉氏族谱与所有满族族谱一样,均渗透着汉族传统的儒家影响,它既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亦为表明身份地位的证明。叶赫那拉氏族谱的收藏以辽宁省为最多,吉林省次之,还有一些善本族谱收藏于北京等地图书馆,现存大约十几部。研究叶赫那拉氏族谱对研究清初历史及开发叶赫满族地区旅游资源都有较大意义。【67】叶赫那拉城:即叶赫部城址。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叶赫满族镇西部老爷庙村附近,是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王城。叶赫部城址有东城、西城和商监府城,呈三角形分布。



图为 笔者应邀“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后,特地参观学习了“东北民主联军 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并拜谒了“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林彪图像展



图为 笔者应邀“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后,特地参观学习了“东北民主联军 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 并同“夕佳诗社”部分核心成员一起留影



图为 笔者应邀出席“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后,应支部书记王向东先生之邀一起于“四平市烈士纪念塔”前举行颂祇感恩!——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珍惜如今来之不易之和平环境!并与诗社部分核心成员一起留影



图为 笔者在观瞻“四平战役纪念馆”后,于馆前留影



图为 笔者应邀“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后,特地参观学习了“东北民主联军 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 并于“指挥部”內“大元帅林彪”等群像前留影

东城有内城和外城,外城面积约61万平方米、内城面积9万平方米;西城有内城和外城,外城面积约43万平方米、内城面积约2.5万平方米;商监府城有内城和外城,外城面积约16万平方米、内城面积约1.8万平方米。叶赫部城址对四平市的经济发展及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大意义。2006年5月25日,叶赫部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躞躞(xiexie):小步行走。【69】纳兰性德: 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曾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帝赏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纳兰性德因寒疾去世,年仅三十一岁。纳兰性德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词作多为友情词、边塞词和悼亡词。其友情词深沉磊落,有东坡、稼轩之风;其边塞词多凄黯苍凉,在边塞诗词中亦别具一格;其所作悼亡词血泪交织,尤为感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其为“国初第一词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等。【70】穆穆:仪态庄严及谦和品行【71】皞皞(haohao):广大自得。通“浩浩。”【72】叶赫那拉古城遗址:同前。【73】躄躄(bibi):行走缓慢。【74】珊珊:步子舒缓。【75】甸上:此指北方地平线上凸起的原地。亦称上甸。【76】伊昔:那时、过去。【77】曩昔(nangxi):那时、过去。【78】矧乎(shenhu):何况、况且。【79】茕茕(qiongqiong):孤立。【80】繁蔚:草木旺盛。圩野(xuye):四周低洼潮湿之地。【81】放怫(fangfu):通“仿佛”。【82】卑庳(beibi):形容矮小的屋子。【83】蹉跎:这里指非凡经历。【84】惺惺然:机智,富有智慧。【8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源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86】理义:公理与正义之内涵。【87】宋·夏之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夏说:“费尽功夫找不到,却又偶尔轻易地得到了。”夏之鼎:1782—1827,清代画家,字禹庭,号茝谷,江苏苏州人。他擅长书画,早年从昆山唐香樵(唐和春)学画,主攻写意花卉禽鸟,技艺精湛。曾为友人徐北海绘制藐菜图并题诗,其书法被赞神似惮寿平。卒年46岁。(略)。【88】学问兼旟(jianyu):学与问并举。旟:举。【89】道法自然:源自老子“道教学说”之普遍性规律。(略)。【90】李聃(lidan):即老子,李聃:约前571年—前471年,本名李耳,春秋时期陈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曾任周王室守藏室之史,掌管国家典籍文献。因双耳长大得名"聃",其著作《道德经》首创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提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形成道家学说基础。晚年西出函谷关时应关令尹喜之请著书,留下五千言典籍。作为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子部"的核心文献,《道德经》对后世哲学、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唐玄宗等帝王曾亲临其故里祭拜。(略)。【91】窳腐(yufu)朝纲:腐朽而糜烂的中央法令。窳腐:深度腐烂【92】庙堂道统:中央政令。庙堂:古代称谓朝廷议会办公之地。道统:泛指客观规律。【93】舙舙(uhahua):多言多语、话多。【94】曦曦睿智:形容磊落而有智慧。曦曦:晨曦、和美之光。【95】洪绪:伟业。輷輷烈烈(honghonglielie):车队轰然而行进。輷輷:车声轰鸣。烈烈:显赫而庄严。【96】此语源自清·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诗句。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南直隶昆山人。初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蒋山佣。居亭林镇,学者尊称亭林先生。 与黄宗羲、王夫之合称“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略)。【97】此语源自东晋·陶渊明《移居两首》(其一)诗句。【9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同前。【99】煦濡(xuru)和睦:互敬而友善。【100】曶曶:时间流逝。【101】弊弊远征:形容在艰难的经营中向前迈进。弊弊:形容经营艰辛。【102】伎伎:舒展。【103】夏桀:夏朝(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时期的最高统治者,共历14代17位,自禹始建王朝至桀灭亡。禹确立王位世袭制,终结部落禅让传统,形成中国首个世袭制王朝“家天下”的政治体系。王位继承以父死子继为主,辅以兄终弟及。少康曾居纶邑恢复夏统,史称“少康中兴”。末年桀施行暴政,引发商汤伐夏,最终导致夏朝覆灭。该体系为中原地区后续王朝制度奠定基础。(略) 。帝辛:?—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世称纣(一说为“受”之音转)、商纣王等。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推定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帝辛是帝乙少子,继位后,在内大兴土木、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返都府朝歌自焚而亡;商朝灭亡。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酒池肉林,食鸣钟鼎;乃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略)。周幽王:乃周宣王之子,于公元前782年即位,其统治时期自然灾害严重,政治上贪婪腐败,导致国家衰微。他废嫡立庶,引发申侯等联合犬戎攻周,最终在公元前771年被犬戎杀死于骊山,西周随之灭亡。周幽王的王后褒姒原是弃婴,后被立为王后,其子伯服被立为太子。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滥用烽火戏诸侯,结果在危机时刻诸侯未出兵相救。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在申(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即位,是为周平王,并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略)。吴王夫差:?-前473年,姬姓,吴王阖闾之子。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夫差因伍子胥以死争之于阖闾,乃被立为太子。前496年,其父阖闾被越王勾践战败,伤重而亡。后夫差继位,誓复父仇。夫差继承王位后,励精图治,任用伍子胥等人,整顿军队,大败越王勾践,一度使吴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在位后期,任用奸臣宵小,生活奢华无度,对外穷兵黩武,屡次北上与齐、晋两国争锋。后勾践趁虚伐吴,吴国大败,自此一蹶不振。前473年,越国再度兴兵伐吴,吴国被灭,夫差自刎。(略)。楚怀王:即熊槐(?-前296年),芈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威王十一(前329)年,楚威王去世,熊槐继位,史称“楚怀王”。在位期间,他曾破格任用屈原“新政改革”;但“变法”半途而废。楚怀王六(前323)年,击败魏国,夺取八城;楚怀王十一(前318)年,担任“五国联盟纵长”,合纵伐秦;楚怀王二十三(前306)年,灭亡越国,拓境江东。但是,他也曾在楚怀王十七(公元前312)年发动“丹阳”、“蓝田之战”,损兵折将、痛失汉中;又在楚怀王二十八(前301)年经历“垂沙之战”的大败,国土沦丧。楚怀王三十(前299)年,楚怀王熊槐与秦昭襄王在武关“会盟”,秦国将他扣押,胁迫他割让巫郡、黔中郡,被他断然拒绝。楚顷襄王三(前296)年,楚怀王熊槐客死于秦。梓棺返楚,“楚人皆怜之、悲之、唾之”。溥仪:即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乳名午格,字曜之,号浩然。清末代皇帝。清宣宗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清德宗载湉之侄,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是苏完瓜尔佳·幼兰。1908年至1912年,1917年7月1日至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光绪三十四(1908)年三岁即帝位,由其父摄政。宣统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仍居清宫,享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议定的清室优待条件。民国六(1917)年张勋曾拥其复辟,十二日而败。民国十三(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废除大清皇帝称号”,迁出皇宫。次年在天津继续从事复辟活动。“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苏军逮捕入伯力监狱。1950年移交中国,被监禁于抚顺。1959年大赦释出。后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务。1967年10月17日,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1995年迁于清西陵内清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崇祯: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亦为史上无德无能之昏王。(略)。天王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族名仁坤,曾用名火秀,后来为了避上帝名讳而改为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福源水村人,汉族客家人。道光年间,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咸丰元(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咸丰三(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建都之后,洪秀全分兵占领长江各省,派兵北伐、西征,并摧毁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六(1856)年,洪秀全诛杨秀清、韦昌辉,史称“天京事变”。随后,他迅速启用陈玉成、李秀成等新将领;并以洪仁玕为军师,推行新政。同治三(186年)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其逝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略)。兽蒋:即蒋介石;兽蒋,乃笔者长篇律诗《百年党勋赋》特设贬义单词。1887—1975,原名瑞元,后改名志清、中正,浙江奉化人,蒋介石早年就读保定军官学校,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蒋介石表示拥护,取得孙中山信任,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人,乘机取得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其间已埋下了“反人类、反文明、反天道”之邪恶之种子。1927年,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破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蒋介石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对内实行独裁专政,对外投靠帝国主义。……被誉为史上罪大恶极、万劫不复之历史罪人。(略)。【104】维新思变,行之广大;思而无邪,施以致远:源自笔者思想学巨著《天赋自然论》(《自然维新论》)之政治主张。亦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之基础上进行科学变革,这样天下所受益之愿景就会广大;在循序渐进并极力规避离经叛道之科学施政,华夏伟业就会渐行渐远历久弥新。【105】兽蒋:同上。【106】《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与《连山》《归藏》并为“三易”。一说《连山》《归藏》皆为《周易》的衍生物。至秦汉时,《连山》《归藏》都已失传。汉武帝时,《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简称《易》。此后,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周易》的形成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相传,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周文王,演《易经》之道;近古孔子及弟子后学,注《易经》而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图为 笔者应邀“夕佳诗社巡防团”在参观了“叶赫那拉城”后,同大家一起在城门口留影



图为 笔者应邀“夕佳诗社巡防团”在参观了“叶赫古城”后,独自作了留影



图为 笔者应邀“夕佳诗社巡防团”在参观了“叶赫古城”后,同大家一起在“叶赫古城”碑前留影



图为 笔者应邀“夕佳诗社巡防团”在参观了“叶赫那拉城”后,牵着媭姐(古楚国语:称大姐,或姐姐)老社长孙艳春一起迈出城门



图为 媭姐老社长在“叶赫古城”甸上古道的“叶赫那拉氏”现存惟一之财产——这三间民俗草房前留影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略)。【10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同前,【108】煦煦:同上。【109】朏朏(feifei):天刚刚亮。这里是说给人以精神力量。【110】媭姐(xujie):古代楚人对姐姐的称谓。【111】懇懇(kenken):诚挚而殷切。【112】错愕:仓促间感到惊讶。【113】《桃花源记》:乃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略)。【114】古之遗直:喻指富有古君子之遗风。正焉:正是、对的。【115】匪以:不用、不以。【116】蹉跎:此指历经坎坷。【1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同前。【118】弗因赋闲在家:这里是说不因离退休而浪费光阴。弗:不。【119】左思造赋,不计余谗:笔者成语,是说左思在艰难处境里创作出了超越世人之赋文,那是因为他从不计较周围人议论其长相难看。左思:约250年—约305年,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人。西晋时期臣公、文学家。左思少时学习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友,但文章黼黻,辞藻华丽,因《齐都赋》而乡名鹊起。泰始八(272)年前后,因其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官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于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书。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303)年,张方进攻洛阳,左思移居冀州,不久后去世。左思《三都赋》,使得豪贵之家竞相传写,以至于“洛阳纸贵”成典(见《晋书·左思传》)。左思《咏史》及《招隐》等诗成为了中国古代“咏物诗鼻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左太冲集》。左思主张“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官本其实”。主张述“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写“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叙风俗人物,亦应言必有据,事事真实。这种对虚夸艺术倾向的批评,对艺术真实性的强调,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积极意义。(略)【120】斠作(jiaozuo):悉心校勘。【121】和与百度:和与大千世界。【122】英雄城:吉林四平与江西南昌并称中国的“英雄城”。四平是东北的军事重镇,因“四平战役”名闻中外,被外国记者称为"东方马德里"。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国共”双方先后调动了大量兵力,在四平展开“四次大战役”: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战”;第二次是“四平保卫战”;第三次是“四平攻坚战”;第四次是“四平战役”。在这几次战役中,双方共投入兵力40万人,累计战斗52天,国民党军队5万多人被歼灭,我军也牺牲了3万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解放战争”、“四平战役”,林彪为此功不可没!故有“得东北者得天下,得四平者得东北。”之美誉。“天佑中华,永不内战”,已成为这里人民对永久和平之共同期盼!(略)。【123】骐骥(qiji):骏马;喻指非凡之人或组织。【124】穟穟(suisui):禾穗成熟下垂的样子。【125】黼黻(fufu):形容文章极富有文采。【126】《四平“夕阳绿”》:此指笔者于2025年6月初公开发布之长篇律诗专题.作品概括了中国北部城市四平市“夕佳诗社”这一“文化景象”对全人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略)。【127】圭臬(guinie):法度、原则、方法。【128】繁蔚(fanwei):草木旺盛【129】躣躣(juju):行进。【130】矧乎(shenhu):何况、况且。【131】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寒夫书画文主题成果艺术展:此指2018年5月5日于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的大型个人展览。此次展出笔者油画10幅、国画10幅、书法作品九十幅,共110幅。此展堪为“中国展览史上唯一红色精品展”:其国画及油画均为描绘伟大的革命先驱马克思(三幅)、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燕妮、孙中山、毛泽东(2幅)正大庄严之巨人精神风范。为了显现笔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之正能高光,笔者拿出了部分学术理论著作作为高档赠品馈赠给了到场之贵宾及友好人士。当晚“央视台艺术频道”对此次“红色大展”进行了专题报道。(略)。【132】唱雠(changchou):咏唱与交流。雠:应答、回赠、以作品回应咏和。【133】稷下学社:即稷下学宫;指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学宫”中的学者群体。该学宫由齐威王、宣王设立,以“黄老之学”为核心,广招各学派学者“讲学论政”,形成“百家争鸣”之学术中心。稷下学士以黄老学说为基础,融合黄帝传说与道家思想,衍生出“慎到”、“田骈”等不同流派。其学术主张“以道变法”。著述见于《管子》《吕氏春秋》等典籍;其兼容儒、墨、名、法各家理论。田齐政权通过推崇黄帝为祖源,将黄老思想作为治国依据。“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时期,鼎盛时学者达千余人,形成“不治而议论”的学术传统。战国末期学宫衰微,但其治国理念经汉初曹参推行,促成“文景之治”。司马迁《史记》、刘安《淮南子》等文献对该学派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134】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为此次雅聚撰写之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愫,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略)。【135】武王伐纣:也叫“武王克商”,是指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运动。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铭文,澄清了武王伐纣具体日期,证实了古籍中所载的“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略)。【136】《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乃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之纲领;首次于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以单行本问世;1848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于1920年8月首次出版中文全译本,由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七篇序言简要说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已被译为200多种文字,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略)。【137】马列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俄语:ма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英语:Marxism-Leninism)简称为“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的说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实质,马列主义,亦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主义”,因为,它们全然源自《共产党宣言》思想纲领。唯一区别的是:“毛泽东主义”乃“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实现了“解放全中国”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封建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之伟大实践。亦即,由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到行为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伟大跨越与突破!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并以此作为该党理论体系的根本理论,绝大多数共产党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尊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尽管其中有许多政党根据政治环境的新需要而对此主义进行了补充工作;然,“毛泽东主义”不仅是《共产党宣言》伟大“纲领”之具体体现,更是“马列主义”之伟大丰富与发展。(略)。【138】毛泽东主义:源自笔者《毛泽东主义论》于2021年9月21日百度发布(后不知何故受限)。乃由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之新人类精神产物。乃中国共产党人之整体思想结晶。它由《共产党宣言》及“马列主义”精神纲领而来;并于二十世纪由中国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乃至社会主义之伟大跨越,其不断丰富与发展了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之伟大实践。其实践之总结是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终结了故往一切悖逆“劳苦大众”之伪辞思想学说。它以“农村包围城市”之革命、政治、军事实践,将《共产党宣言》具体到了中国化。是故,毛泽东主义乃创建新中国及全人类难以再生之精深学说。【139】法西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为古罗马执法官吏的权力标志。现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与掠夺,是极端独裁形式。后来,奉行独裁统治的意大利法西斯党用来作为该党的标志。法西斯逐渐成为一种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在1939年—1945年的整个“二次世界大战”第期间蔓延大半个欧洲。在1933年—1945年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在1922年—1943年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等等,其专制统治都是法西斯。(略)。【140】裛裛(yiyi):芳香四溢。【141】躞躞(xiexie):小步行走。【142】耄耋(maodie):八九十岁年纪的老人【143】耈老(goulao):有德行的高龄人。【144】馡馡(feifei):形容香气飘散。【145】穆穆:仪态端庄、言语谦和、神情肃敬、气度深远与氛围和睦。【146】至圣孔子:源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天子,可谓至圣矣!”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王公楼村。父叔梁纥、母颜氏。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三岁丧父,家道中落。少好礼,自幼熟悉传统礼制。青年时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中年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从事儒者之业,以办理丧祭之礼为生。年五十,担任鲁国司寇,摄行相职。不久弃官,偕弟子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国,致力教育事业,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以传述六艺为志业。孔子弟子众多,通六艺者七十余人。他奔走呼号,敢批当世权贵,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记载于他的学生纂缉的《论语》中。他的“仁”与“礼”成为国家施政和个人修养的重要准则,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思想使华夏文明得以传承。孔子对古代文献的系统整理,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广的内涵。(略)。【147】文笔有用:是说文章要有力量,该批判的就必须批判,该揄扬的就必须揄扬,否则文章就失去了内涵。文笔:泛指力量。}【148】文以载道:韩子说“文章是用来传播自然规律的。”【149】翊翊(yiyi):恭敬、严肃;通“翼翼”。【150】《延安文艺座谈上发表的讲话》:毛泽东1942年5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包括1942年5月2日所作引言和5月23日所作结论两部分。原载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1953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讲话》分两大部分,一是在开幕式上的引言;二是会议结束时的结论性讲话。引言



图为 笔者同“夕佳诗社”前任社长“映日红”(杜武)在“夕佳诗社”迎来“十五周年”庆典时的留影



图为 笔者为了激励和支持“夕佳诗社”更好地光大祖国之文化传统,特以“妙法齐天”馈赠该社—— 文化复兴!昌盛根脉!



图为 笔者为了加强“夕佳诗社”对多元性文化发展与社会交流,特与“夕佳诗社”主创团队”共谋未来大计



图为 笔者出席“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时同老社长及继任社长“映日红”(杜武)一起留影



图为 笔者接受“夕佳诗社”支部书记王向东先生之亲情馈赠



图为 笔者应邀出席“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时接受社长刘晓东先生馈赠之鲜花



图为 笔者与四平市原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老诗人、著名书画家古恩普先生在“马仁兴将军”雕像旁留影



图为 笔者应邀“夕佳诗社十五周年”庆典时,同诗社同仁一起留影


新闻资讯

责任编辑:艺术品拍卖网